通力协作 连续排查——汉口供水部解决五福小路拆迁区域漏水难题
拆迁区域在建筑物拆除中极易造成供水管道破损。拆迁现场地貌改变,原供水设施参照定位困难;渣土和建筑垃圾堆积,探管、漏水听音困难。为此拆迁区域漏水控制应在营业、管线、维修、漏控多部门通力协作下进行综合治理。
7月31日,汉口供水部收到市民上报中山大道与五福小路路口的雨水井内,有大量清水的漏水信息。漏控所工作人员立即赶赴现场核查,确定流入雨水井的为是自来水。经过管线所对周边的市政管道的排查,排除管网问题,工作人员初步判断为五福小路拆迁区域内漏水。
虽然大致锁定了漏水区域,但拆迁工地现场地面破坏严重、物料渣土多,建筑垃圾堆积最高高达1.5米,且拆迁造成的噪音、震动很大,不适合进行常规听音作业,复杂的现场环境给管线探测和漏水点查找带来了不小的挑战。
时间紧任务重,为了能够尽快定位漏点,短管维修,各单位联动出击:连续一周内,漏控所、管线所、江岸营业所日夜不间断作业,白天共同查阅拆迁片营业、管线资料,现场比对回忆前期该拆迁区域供水情况,划定排查范围;晚上趁着没有施工,对该拆迁区域所有引入管进行听音排查,
最终分别于8月1日和8月5日在解放公园路一侧引入管和中山大道一侧发现两处漏水点,汉口维修工程处随机对这两处进行断管处理。断管完成后,虽然雨水井内水量有小幅减少,但雨水井旁的电缆井内积水消退,该拆迁区域仍有未查明的供水设施漏水。
面对困难,工作人员迎难而上,重新制定排查方案,进一步扩大漏水检测范围。部领导高度重视,8月7日,经理陈长雄率江岸营业所、管线所、维修工程处和漏控所在五福小路进行现场办公,要求对所有可能进入该区域的水源进行排查,并协调采用分段停水方式分析漏水区域。
之后的一周里,漏控所工作人员继续分多批,对该区域的管道进行拉网式的漏水排查,分段打孔探测。部副经理甘志凌多次赶赴现场,指导管线单位落实分段停水测试,终于于8月13日探明一路DN150的闲置管道,经断管处理,雨水井再无清水渗入。
骄阳似火,烈日炎炎,半个月的地毯式排查中,工作人员操作大小阀门20余次,总计探测管线长度约1000米,通力协作,联动出击,最终在拆迁区域内查找漏水点2处,断除闲置管5处,解决了该拆迁区域漏水问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