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访问武汉市水务集团有限公司网站
 
新闻中心
News Center
武水热点
基层动态
首页 > 党群工作 > 职工艺苑
舌尖上的故乡
来源:本站原创     发布日期:2014-06-19
  癸巳年春节,我陪同父母回乡祭祖探亲。一踏上故土,江浙一带粉墙黛瓦、小桥流水人家的如诗画卷,便勾起我许多儿时温暖的记忆,整个人一下子就浸没到了故乡的一草一木中了。
  早年间,我老家张堰是比周庄、甪直、西塘大得多、有名得多的一个灵秀的江南古镇。张堰的“张”字即有来历,传说二千年前的西汉开国功臣张良,功成身退,追随赤松子游,曾到此隐居。张堰镇上至今还存有“留溪路”的街名。上个世纪七十年代,因建设上海石化的需要,张堰古镇的石板桥、石板路全部被改修成了便于运输车辆行驶的水泥桥、柏油路;流经张堰的张泾河被拓宽,河畔供几辈人纳凉、吃茶、聊天的风雨长廊也随之被拆除了。不古不新的张堰镇,在周边古镇名声鹊起之中,亦被渐渐淡忘了,镇上曾经的仙风道骨如今已成老辈人口口相传的神奇。
  然在我脑海中,常常会浮现出那历经百年摩挲,乌亮光滑如玉般的石门墩,那庭院深深深几许的亭子间,那潮湿昏暗的带花格窗的厢房,更有奶奶厨房顶梁上挂着的那一只只装着美食的竹提篮……
  记忆中,故土春节的氛围就在这一篮篮美食的香气中飘散开来……
  冻羊肉是镇上人节日爱吃的美味。剃了毛的带皮羊肉放在清水锅里经过十几个小时的文火熬制,酥烂绵香,趁热剔除全部骨头,再用煨好的羊肉皮重新将肉包好,放在冰天雪地里冻上一夜就做好了。因羊肉的胶质特多,所以冻好的羊肉自然凝固成形,切起来非常轻松,下刀之处如刨花卷落。在酱汁、香醋、葱花、蒜泥和麻油的辅佐下,保持着原始淡淡羊奶香味的冻羊肉,入口即化,顿时让你口舌生津,往往半斤冻羊肉下肚仍意犹未尽。
  老笋烧肉是沪上人家不论贫富,春节餐桌上少不了的一道过年菜。进入腊月,家家户户的缸里便泡满了老笋,过小年前泡好的老笋就可以切片做菜了。吸油的老笋片和五花肉搭配在了一起,在绍兴酱油、料酒和糖的反复熏煮中,笋吸取了肉的滑腻,肉则附着了笋的清香,二者相得益彰,堪称是淳朴与华贵的完美结合。装在缸里的老笋烧肉,隔三五天回火烧透,可以从腊月一直吃到来年,而且那味道真是越烧越好。
  下江人爱吃甜食,尤其在春节,各色糕点自是少不了的。我爱吃老家乡下人家做的糕。当年新产的晚粳米和糯米一起磨成粉,用糖水搅拌均匀后,得放上一夜功夫才能做糕。有经验的阿婆和的粉,既能够捏成团,打出去后又能散开来,说明这个粉两种米的比例、加的水正好,做出来的糕才好。粉和好后,就可以上蒸笼铺粉了,这种蒸笼也被称作蒸屉,是专门用来做糕的,里面用木条隔成一个个方格。铺粉时,还可以往里面放上豆沙、枣泥等心子,做成品种不同的糕。土灶里的柴草烧得噼啪作响,蒸笼里的糕阵阵飘香。阿婆拿出桃木刻的花模,在刚刚出笼的糕上挨个揿出花样,再点上红色的野菜汁,一块块色美味佳的糕好似晶莹剔透的工艺品。年初一早上,老家人一定要吃糕的,寓意来年生活工作步步高。
  除了这种作为主食的糕外,老家这边还有一种纯为点心的芡实糕,其形制基本与湖北的云片糕一样。不同的是,芡实糕是用当地一种叫做芡实的植物做的。芡实的样子有点像玉米,芡实粉与桂花或玫瑰和在一起,就成了桂花糕、玫瑰糕;与芝麻、枣泥拌在一起,就成了芝麻糕、枣泥糕;镶上核桃粒、栗子粒,就成了核桃糕、栗子糕……小镇的人们用小小的创意将平淡的芡实演化得五彩缤纷。
  说到甜点,这次回故乡,我发现了一样以前没有吃过的好东东——双酿团。这种甜点是将蒸得稀软的糯米揣成年糕团,搓成像馒头一样大小,再往里面嵌入一大团红豆沙和一大团芝麻糖。双酿团一定得随买随吃,不然糯米回生后就不能吃了。热乎乎的双酿团口感极其滑软,细腻,再加上豆沙和芝麻的甜香,那滋味是商店里添加了各种制剂的糯米团永远无法企及的。
  与张堰比邻的枫泾也是一处古镇,这里是著名漫画家丁聪和前全国人大副委员长、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部第一任部长朱学范的老家。说起枫泾美食,当首推枫泾猪蹄。枫泾猪蹄又称丁蹄,味道比周庄沈万三猪蹄(下称“万山蹄”)好,原因是丁蹄制好后并不慌忙捞起来装袋,而是依旧浸在卤水中,待到卖时方才取出。而且,时至今日,丁蹄的包装方法保持了古法,不像万山蹄现在都被装进了塑料袋。当地人用竹篾片编成碟状的盘子,上下两个盘子扣在一起,将刚沥干卤汁的猪蹄兜在里面,再在外面上下各糊上一张写了“福”字或“寿”字的红纸,最后用细麻绳捆扎结实。新春里,双手各提一只丁蹄走在湿滑狭窄的石板里弄中,远远望过去还以为是提着一对红烛灯笼呢。
  短短几天一晃而过,故乡行结束前,我随意买了几样用红纸包扎的糕,感觉这样似乎可以把故土的年味带回武汉慢慢品味。
  一块糕、一碟菜,“舌品天下,胃知乡愁”。不论多久、多远,不论是你、是我,我们的舌尖上存留的永远都有故乡的滋味……
Copyright 2021 武汉市水务集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05010716号

舌尖上的故乡

(来源:本站原创 日期:2014-06-19)
  癸巳年春节,我陪同父母回乡祭祖探亲。一踏上故土,江浙一带粉墙黛瓦、小桥流水人家的如诗画卷,便勾起我许多儿时温暖的记忆,整个人一下子就浸没到了故乡的一草一木中了。
  早年间,我老家张堰是比周庄、甪直、西塘大得多、有名得多的一个灵秀的江南古镇。张堰的“张”字即有来历,传说二千年前的西汉开国功臣张良,功成身退,追随赤松子游,曾到此隐居。张堰镇上至今还存有“留溪路”的街名。上个世纪七十年代,因建设上海石化的需要,张堰古镇的石板桥、石板路全部被改修成了便于运输车辆行驶的水泥桥、柏油路;流经张堰的张泾河被拓宽,河畔供几辈人纳凉、吃茶、聊天的风雨长廊也随之被拆除了。不古不新的张堰镇,在周边古镇名声鹊起之中,亦被渐渐淡忘了,镇上曾经的仙风道骨如今已成老辈人口口相传的神奇。
  然在我脑海中,常常会浮现出那历经百年摩挲,乌亮光滑如玉般的石门墩,那庭院深深深几许的亭子间,那潮湿昏暗的带花格窗的厢房,更有奶奶厨房顶梁上挂着的那一只只装着美食的竹提篮……
  记忆中,故土春节的氛围就在这一篮篮美食的香气中飘散开来……
  冻羊肉是镇上人节日爱吃的美味。剃了毛的带皮羊肉放在清水锅里经过十几个小时的文火熬制,酥烂绵香,趁热剔除全部骨头,再用煨好的羊肉皮重新将肉包好,放在冰天雪地里冻上一夜就做好了。因羊肉的胶质特多,所以冻好的羊肉自然凝固成形,切起来非常轻松,下刀之处如刨花卷落。在酱汁、香醋、葱花、蒜泥和麻油的辅佐下,保持着原始淡淡羊奶香味的冻羊肉,入口即化,顿时让你口舌生津,往往半斤冻羊肉下肚仍意犹未尽。
  老笋烧肉是沪上人家不论贫富,春节餐桌上少不了的一道过年菜。进入腊月,家家户户的缸里便泡满了老笋,过小年前泡好的老笋就可以切片做菜了。吸油的老笋片和五花肉搭配在了一起,在绍兴酱油、料酒和糖的反复熏煮中,笋吸取了肉的滑腻,肉则附着了笋的清香,二者相得益彰,堪称是淳朴与华贵的完美结合。装在缸里的老笋烧肉,隔三五天回火烧透,可以从腊月一直吃到来年,而且那味道真是越烧越好。
  下江人爱吃甜食,尤其在春节,各色糕点自是少不了的。我爱吃老家乡下人家做的糕。当年新产的晚粳米和糯米一起磨成粉,用糖水搅拌均匀后,得放上一夜功夫才能做糕。有经验的阿婆和的粉,既能够捏成团,打出去后又能散开来,说明这个粉两种米的比例、加的水正好,做出来的糕才好。粉和好后,就可以上蒸笼铺粉了,这种蒸笼也被称作蒸屉,是专门用来做糕的,里面用木条隔成一个个方格。铺粉时,还可以往里面放上豆沙、枣泥等心子,做成品种不同的糕。土灶里的柴草烧得噼啪作响,蒸笼里的糕阵阵飘香。阿婆拿出桃木刻的花模,在刚刚出笼的糕上挨个揿出花样,再点上红色的野菜汁,一块块色美味佳的糕好似晶莹剔透的工艺品。年初一早上,老家人一定要吃糕的,寓意来年生活工作步步高。
  除了这种作为主食的糕外,老家这边还有一种纯为点心的芡实糕,其形制基本与湖北的云片糕一样。不同的是,芡实糕是用当地一种叫做芡实的植物做的。芡实的样子有点像玉米,芡实粉与桂花或玫瑰和在一起,就成了桂花糕、玫瑰糕;与芝麻、枣泥拌在一起,就成了芝麻糕、枣泥糕;镶上核桃粒、栗子粒,就成了核桃糕、栗子糕……小镇的人们用小小的创意将平淡的芡实演化得五彩缤纷。
  说到甜点,这次回故乡,我发现了一样以前没有吃过的好东东——双酿团。这种甜点是将蒸得稀软的糯米揣成年糕团,搓成像馒头一样大小,再往里面嵌入一大团红豆沙和一大团芝麻糖。双酿团一定得随买随吃,不然糯米回生后就不能吃了。热乎乎的双酿团口感极其滑软,细腻,再加上豆沙和芝麻的甜香,那滋味是商店里添加了各种制剂的糯米团永远无法企及的。
  与张堰比邻的枫泾也是一处古镇,这里是著名漫画家丁聪和前全国人大副委员长、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部第一任部长朱学范的老家。说起枫泾美食,当首推枫泾猪蹄。枫泾猪蹄又称丁蹄,味道比周庄沈万三猪蹄(下称“万山蹄”)好,原因是丁蹄制好后并不慌忙捞起来装袋,而是依旧浸在卤水中,待到卖时方才取出。而且,时至今日,丁蹄的包装方法保持了古法,不像万山蹄现在都被装进了塑料袋。当地人用竹篾片编成碟状的盘子,上下两个盘子扣在一起,将刚沥干卤汁的猪蹄兜在里面,再在外面上下各糊上一张写了“福”字或“寿”字的红纸,最后用细麻绳捆扎结实。新春里,双手各提一只丁蹄走在湿滑狭窄的石板里弄中,远远望过去还以为是提着一对红烛灯笼呢。
  短短几天一晃而过,故乡行结束前,我随意买了几样用红纸包扎的糕,感觉这样似乎可以把故土的年味带回武汉慢慢品味。
  一块糕、一碟菜,“舌品天下,胃知乡愁”。不论多久、多远,不论是你、是我,我们的舌尖上存留的永远都有故乡的滋味…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