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访问武汉市水务集团有限公司网站
 
新闻中心
News Center
武水热点
基层动态
首页 > 党群工作 > 职工艺苑
母亲的嫁妆
来源:本站原创     发布日期:2013-10-12
 
     过去听母亲说,上世纪四十年代末,母亲出嫁时,嫁妆中有两件不起眼的东西,一张初中肄业证明,一个装有剪刀、针线、划粉、尺子等女红用具的簸箕。
     今天我思想母亲所说的两样东西。那个级别的“文凭”在那个年代,尤其在那个年代的妇女中算是稀罕的,因为在随之而来的计划经济时代,大多数的家庭妇女(现在叫全职太太)连粮票、油票、肉票、布票的种类、面值都分不清楚。然而,母亲的“文凭”一生没有用在职场上,这只能算是命运弄人。倒是簸箕,伴随她度过韶华,进入耄耋。
    在那个崇尚“人多议论多、热情高”的年代,孩子生的越多越光荣,有的甚至可以评为“光荣妈妈”。所以,一个家庭里有着三兄四弟、三姊两妹是很正常的。其实,随之而来却是儿多母苦。
     在我的记忆中,母亲好像从来没有舒舒坦坦地休息过一天。在家大口阔的家庭里,母亲除了变着花样做好一日三餐之外,其他时间就是考虑一屋老小从头到脚的穿戴。老大戴小了的帽子老二戴,老二穿旧了的衣服老三穿。实在不能穿了的衣服,待积攒到一定的数量后,撕成布片用浆糊糊在木板上晒干,做成“鞋衬”,然后层层叠叠用索线纳成鞋底,或做布鞋,或做棉靴,一屋老小的鞋码实样尽在簸箕中的纸夹里夹着。当年我家,可以是新老大、旧老二、缝缝补补是老三,但是绝无破破烂烂的老四。兄弟姊妹的衣服没有掉扣子的,鞋子没有露脚趾头的。待到每个孩子做周岁的时候,母亲都给穿上绣功精细的猫猫鞋。
     多少次,母亲或在午间,或在灯下,伴随着簸箕飞针走线。母亲用丝线织就了家庭的花团锦簇,劳作却让母亲青丝里华发渐生。
     记得妹妹出嫁的时候,母亲买了一台缝纫机给她作陪嫁,还送上一句:女人莫做梗巴掌,勤俭持家日子长。从簸箕到缝纫机,变的是工具更替,不变的是精神传承。儿女们从小习得的缝补浆洗成为今后独立生活的基本功。
    伴随着母亲度过劳累除了儿女的欢声笑语之外,还有她那含而不露的文化底蕴。闲暇或劳作时,她会不经意哼着《天涯歌女》、《湖上春色》、《苏武牧羊》等老歌。她曾经在民众乐园听过梅兰芳唱戏,以致我戏谑她当年干嘛不拿个笔记本让梅兰芳签个名。至于《三字经》、《女儿经》、《增广贤文》的警言格句,以及诲人喻理的雅句俗语,更是触景脱口而出。即使年过花甲,儿女们买的《小说选刊》、《诗刊》、《芳草》、《红旗》等刊物杂志,她也要蹙着看上几篇,偶尔还要参与争论一番。
     母亲的文化虽然没在职场派上用场,却在教育后代上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。
    “太(奶奶)是我的半个老师!”这是我儿子读小学一年级时发出的感慨。我问:“为什么是半个老师呢?”他答:“她教我这教我那,但她不懂拼音字母撒!”因为没学过拼音字母的太常常把他揽在怀里,给他讲故事,说典故,念诗文。
     儿子写记叙文,记人老是“小明”,叙事老是干瘪瘪的。太看到后就说:“文章大都是生成一半作成一半,有的要穿衣戴帽,有的要添油加醋,有的还要绕着弯说。写文章就像盖房子,先搭梁柱后砌墙,最后粉刷。你要多看看别人写得好的文章。”母亲的话语虽然显得有些粗浅,却指出了“物——意——文”的作文路径,提示了想象、联想和幻想的作文链条,道出了谋篇布局、遣词造句的作文手法。
     儿子有一回逃学,被太逮住了。太一边用鸡毛掸子打他的屁屁一边说“棍棒底下出孝子,娇生惯养出败子。”儿子那次叫饶后,从此不再逃学,培优也变得主动积极了。
     儿子放学后爱贪玩,太常常督促他先做作业再玩耍,还跟他一起重温“萤窗雪案”、“悬梁刺股”的典故;作业做完后还跟他一起扭魔方、掰机器人,甚至让出电视机让他接上游戏机玩游戏。这样有张有弛的作业娱乐节律促成了儿子读书的自觉性,以致后来儿子养成了坐在马桶上看书做作业的臭习惯。
     儿子学业结束后,谋得了一份心仪的职业,第一次发薪水,给太买了一件羊绒衫,说:“我小时候您家用棒棒针给我织毛衣,我现在用钱给您家买毛衣,只当报答万一吧!”
     太笑盈盈地回道:“你快点把婚结了,让我早点抱抱你的伢!唉,眼睛不行了,再也做不了猫猫鞋喽!”
     啊!母亲的嫁妆,从娘家带到夫家,演绎的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相夫教子,更是释放出笃定、柔韧和无私的能量,蕴含着中华妇女的传统美德!
    “慈母手中线,游子身上衣。临行密密缝,意恐迟迟归。谁言寸草心,报得三春晖。”值此老人节来临之际,谨以此文互告吾等之辈常回家看看,祝愿天下母亲健康长寿!

 

2013.10.11(农历九月初七) 01:15

Copyright 2021 武汉市水务集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05010716号

母亲的嫁妆

(来源:本站原创 日期:2013-10-12)
 
     过去听母亲说,上世纪四十年代末,母亲出嫁时,嫁妆中有两件不起眼的东西,一张初中肄业证明,一个装有剪刀、针线、划粉、尺子等女红用具的簸箕。
     今天我思想母亲所说的两样东西。那个级别的“文凭”在那个年代,尤其在那个年代的妇女中算是稀罕的,因为在随之而来的计划经济时代,大多数的家庭妇女(现在叫全职太太)连粮票、油票、肉票、布票的种类、面值都分不清楚。然而,母亲的“文凭”一生没有用在职场上,这只能算是命运弄人。倒是簸箕,伴随她度过韶华,进入耄耋。
    在那个崇尚“人多议论多、热情高”的年代,孩子生的越多越光荣,有的甚至可以评为“光荣妈妈”。所以,一个家庭里有着三兄四弟、三姊两妹是很正常的。其实,随之而来却是儿多母苦。
     在我的记忆中,母亲好像从来没有舒舒坦坦地休息过一天。在家大口阔的家庭里,母亲除了变着花样做好一日三餐之外,其他时间就是考虑一屋老小从头到脚的穿戴。老大戴小了的帽子老二戴,老二穿旧了的衣服老三穿。实在不能穿了的衣服,待积攒到一定的数量后,撕成布片用浆糊糊在木板上晒干,做成“鞋衬”,然后层层叠叠用索线纳成鞋底,或做布鞋,或做棉靴,一屋老小的鞋码实样尽在簸箕中的纸夹里夹着。当年我家,可以是新老大、旧老二、缝缝补补是老三,但是绝无破破烂烂的老四。兄弟姊妹的衣服没有掉扣子的,鞋子没有露脚趾头的。待到每个孩子做周岁的时候,母亲都给穿上绣功精细的猫猫鞋。
     多少次,母亲或在午间,或在灯下,伴随着簸箕飞针走线。母亲用丝线织就了家庭的花团锦簇,劳作却让母亲青丝里华发渐生。
     记得妹妹出嫁的时候,母亲买了一台缝纫机给她作陪嫁,还送上一句:女人莫做梗巴掌,勤俭持家日子长。从簸箕到缝纫机,变的是工具更替,不变的是精神传承。儿女们从小习得的缝补浆洗成为今后独立生活的基本功。
    伴随着母亲度过劳累除了儿女的欢声笑语之外,还有她那含而不露的文化底蕴。闲暇或劳作时,她会不经意哼着《天涯歌女》、《湖上春色》、《苏武牧羊》等老歌。她曾经在民众乐园听过梅兰芳唱戏,以致我戏谑她当年干嘛不拿个笔记本让梅兰芳签个名。至于《三字经》、《女儿经》、《增广贤文》的警言格句,以及诲人喻理的雅句俗语,更是触景脱口而出。即使年过花甲,儿女们买的《小说选刊》、《诗刊》、《芳草》、《红旗》等刊物杂志,她也要蹙着看上几篇,偶尔还要参与争论一番。
     母亲的文化虽然没在职场派上用场,却在教育后代上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。
    “太(奶奶)是我的半个老师!”这是我儿子读小学一年级时发出的感慨。我问:“为什么是半个老师呢?”他答:“她教我这教我那,但她不懂拼音字母撒!”因为没学过拼音字母的太常常把他揽在怀里,给他讲故事,说典故,念诗文。
     儿子写记叙文,记人老是“小明”,叙事老是干瘪瘪的。太看到后就说:“文章大都是生成一半作成一半,有的要穿衣戴帽,有的要添油加醋,有的还要绕着弯说。写文章就像盖房子,先搭梁柱后砌墙,最后粉刷。你要多看看别人写得好的文章。”母亲的话语虽然显得有些粗浅,却指出了“物——意——文”的作文路径,提示了想象、联想和幻想的作文链条,道出了谋篇布局、遣词造句的作文手法。
     儿子有一回逃学,被太逮住了。太一边用鸡毛掸子打他的屁屁一边说“棍棒底下出孝子,娇生惯养出败子。”儿子那次叫饶后,从此不再逃学,培优也变得主动积极了。
     儿子放学后爱贪玩,太常常督促他先做作业再玩耍,还跟他一起重温“萤窗雪案”、“悬梁刺股”的典故;作业做完后还跟他一起扭魔方、掰机器人,甚至让出电视机让他接上游戏机玩游戏。这样有张有弛的作业娱乐节律促成了儿子读书的自觉性,以致后来儿子养成了坐在马桶上看书做作业的臭习惯。
     儿子学业结束后,谋得了一份心仪的职业,第一次发薪水,给太买了一件羊绒衫,说:“我小时候您家用棒棒针给我织毛衣,我现在用钱给您家买毛衣,只当报答万一吧!”
     太笑盈盈地回道:“你快点把婚结了,让我早点抱抱你的伢!唉,眼睛不行了,再也做不了猫猫鞋喽!”
     啊!母亲的嫁妆,从娘家带到夫家,演绎的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相夫教子,更是释放出笃定、柔韧和无私的能量,蕴含着中华妇女的传统美德!
    “慈母手中线,游子身上衣。临行密密缝,意恐迟迟归。谁言寸草心,报得三春晖。”值此老人节来临之际,谨以此文互告吾等之辈常回家看看,祝愿天下母亲健康长寿!

 

2013.10.11(农历九月初七) 01:1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