独腿英豪竞风流 残奥赛场铸辉煌
9月16日,在北京残奥会乒乓球男子团体M6—8级决赛中,市水务集团职工陈刚和队友团结拼搏,代表中国队以3:0战胜斯洛伐克队,获得冠军。此前,在TT8级乒乓球男单比赛中,陈刚已为湖北选手拿下了北京残奥会的第一金。两枚沉甸甸的金牌,凝聚着陈刚多年的心血和汗水,他用精湛的球技,坚定的信念,在残奥赛场上创造了历史,为祖国赢得了荣誉,也为自己多彩的人生增添了最辉煌的篇章。 陈刚今年38岁,1978年进入硚口区业校学习打乒乓球。1986年,已经打了8年球的他,以特招的方式应征加入济南军区,成为一名光荣的军人。在4年的军旅生涯中,陈刚凭借乒乓球方面的特长,多次在部队的比赛中获奖。复员后,陈刚成为武汉市水务集团的职工。1991年,陈刚作为当时市自来水公司引进的第一批乒乓球运动员,和队友刘文晶、刘辉代表公司与冰岛国家乒乓球队进行了一场友谊赛,结果以3:0大获全胜。 2001年,一场车祸让陈刚失去了左腿,从此也打乱了他平静而幸福的生活。在茫然、困惑的时候,是亲人、朋友、领导、同事,以及社会各界的鼓励,让陈刚重新找回了自信,他又拿起已经搁置许久的乒乓球拍,走上了残疾人乒乓球的道路。 由于是打乒乓球出身,因此,当时几乎所有人都认为虽然少了一条腿,但靠陈刚此前的功底,应付残疾人级别的赛事应该不成问题。结果,在他参加的首个残疾人赛事中输得很惨。最终,他明白了,“和正常人不同,残疾人打球的套路很特别,如果用正常人的那一套,完全行不通。左腿假肢起的是支撑作用,由于使用不习惯,当时在比赛中的移动很慢,因此,反手也成为死穴,人家一打一个准。”2004年进入国家队后,陈刚花了60%的时间来解决反手的问题,刚开始,他的左腿截肢的地方经常磨破,为了保证正常训练,他只能每于晚上自己抹膏药。现在,他的假肢跟身体已经融合到一起,移动也快多了。 巨大的付出终会有回报。2006年远南残疾人运动会,陈刚脱颖而出,夺取了单打和团体两枚金牌。进入2007年,陈刚已经称得上是顶尖高手,几乎所有比赛的冠军头衔均被他收入囊中。凭借出色的战绩,陈刚不仅确立了自己在国家队中的主力地位,也顺利拿到了北京残奥会的参赛资格。 北京残奥会赛场上,陈刚以其顽强的意志和精湛的球技,为观众上演了一场又一场精彩的比赛。TT8级乒乓球男单决赛中,他在先失一局的情况下,连扳3局,以3:1力挫波兰对手,勇夺金牌。乒乓球男子团体M6—8级决赛中,陈刚在先失两局的情况下,顶住考验,沉着应战,连扳3局,上演绝地逆转,为中国队再添一金。赛后,陈刚的队友表示,“陈刚的信心和决心让他赢得这场比赛,他是中国队这场比赛获胜的绝对主角、绝对英雄,他在场上完美地展现了中国运动员的决心、实力和团队精神。”陈刚摘得金牌后,市委市政府致电祝贺。受省委副书记、市委书记杨松,市长阮成发之托,市委常委、副市长胡绪鹍看望了陈刚的家人。城投集团董事长吴长均、党委副书记吴志军、董事桂敏侦、工会副主席梁玉萍,水务集团党委书记黄明星、党委副书记祝焰、工会主席杨方麟等领导也来到陈刚家中,代表组织向他的家人表示祝贺。各级领导对陈刚不屈逆境、不怕困难、拼搏进取、为国争光的精神给予了高度评价。
陈刚个人简历
1975——1981年就读硚口区六角亭小学
1981——1984年就读江汉区五十六中学
1986——1989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
1989年复原回武汉:分配到武汉市水务集团至今
2001年出车祸截肢
2003年参加残疾人乒乓球
2005年进入残疾人乒乓球国家队
取得名次
2005年3月参加香港公开赛获得男子单打(TT8)级第二名
2005年5月参加马来西亚亚洲锦标赛获得男子单打(TT8)级团体第一
2006年3月参加约旦世界公开赛获得男子单打第一,团体第一
2007年5月参加德国世界公开赛获得男子公开级单打第二名,团体第一
2008年5月参加罗马尼亚公开赛获得单打第二,团体第一。
2008年8月参加北京残奥会乒乓球男子单打(TT8级)第一,团体(M6-8级)第一。